- 機構簡介
- 最新消息
- 青年議會
- 番禺社研
- 《社言》、出版及報告
- 社研二十周年
- 社研十五周年
- 社研十周年
- 活動介紹
- 活動回顧
- 培訓及研討
- 培訓活動簡介
- 「亂中有序2 : 社會鉅變中的家庭教育」網上講座
- 「社福界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視頻
-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活動: 「社福界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 政府與社福業界攜手共譜香港民生新篇章
- 「亂中有序:與疫情共舞的人生智慧」網上講座
- 解構《2021 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網上座談會
- 〈“兩會”精神分享會〉—“兩會”概況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給香港社福界帶來的機遇
- 粵港澳大灣區社會工作共建共享研討會
- <解讀中共十九大報告> 座談會
- 「內地《慈善法》多面睇」座談會
- 社研第十七屆周年大會、青年議會 2015年周年會員大會暨《深圳外聘督導研究》分享會
- 2015年廣州市民政系統赴港開展社會工作培訓班
- 2015年3月12日《四中全會解讀》分享會
- 《內地社會工作發展的現狀與思考》研討會
- 社會工作行政管理與社工組織發展高級研修班
- 東莞計劃─督導助理來港學習
- 深圳計劃─督導助理來港學習
- 參加「廣東省首屆社工(香港)督導國情與社區資源研修班」
- 「社會工作培訓合作計劃」簽約儀式 (二零一二年六月十一日)
- 廣州市第二屆社會工作督導人才培訓班結業禮
- 「深圳計劃」——督導助理來港培訓
- 理事督導訪京國情研習班
- 「深圳計劃香港顧問平台」舉辦「社會服務機構戰略性策劃」講座
- 香港社工督導座談會
- 香港顧問平台「機構主管的五大挑戰與優化管理培訓」講座
- 本中心舉辦「2011年社福界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國情班」
- 社福界專業應用普通話課程
- 國情培訓班
- 與內地政府單位合作舉辦培訓課程
- 大型研討會議 -「廿一世紀資訊科技發展所衍生的社會現象及對社會服務的衝擊」
- 交流考察
- 交流會簡介
- 四川社會服務交流考察團
- 內蒙古社會服務交流考察團
- 《雲南社會服務交流考察團》
- 《寧夏銀川社會服務交流考察團》
- 大連瀋陽社會服務交流考察團
- <山東社會服務交流考察團>報告
- 社研理事考察汕頭市社會服務發展
- 本中心協助仁濟醫院社會服務部舉辦深圳交流團
- 香港機構顧問交流平台拜訪深圳機構
- 東莞市社會工作專業督導交流研討會
- 本中心參加於肇慶召開的駐粵香港社工督導座談會
- 『滬港社會服務交流團』
- 深圳及東莞禁毒社工交流會
- 《香港社研與深圳見習督導交流會》
- <建國60周年慶祝活動 珠三角考察團>
- <穗港深社會服務考察交流團>活動花絮
- 深港社會服務考察交流團
- 入世後的中國─青年、首都、清華學習交流團
- 北京考察團
- 社福界青藏交流考察八天團
- 成都九寨溝交流考察七天團
- 社會福利服務機構赴江西考察團
- 香港社會福利服務界北京內蒙古考察團
- 『香港社會福利服務界西北考察交流團』
- 尋找首都的故事-青年北京考察團
- 會員聚會
- 調查研究
- 接待內地單位
- 其他
- 2012年理事集思會
- 2012年督導集思會
- 《先行先試:深圳社工專業閃亮點》內地版新書發佈會
- 《香港督導經驗匯編:社會工作實務手冊》分享會
- 「社言港心」工作小組與社會福利署署長聶德權座談會新聞發佈稿
- 「社言港心」工作小組與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先生座談會
- 「社言港心」會見唐英年司長表達業界意見
- 「與張建宗局長真情對話」分享會
- 『先行先試:深圳社工專業閃亮點』分享會 暨 新書發佈會
- 『先行先試:深圳社工專業閃亮點』分享會 暨 新書發佈會花絮
- 『內地社會工作實務手冊:香港督導經驗彙編』分享會 暨 新書發佈會
- 多謝支持8月1日九龍區賣旗籌款活動
- 本中心拜訪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
- 深圳社會工作專業培訓計劃 --『社工啓航實錄』發佈會活動花絮
- 社研協辦「亞太區呼援及關懷服務研討會」
- 社研協辦「第二屆兩岸四地論壇」順利舉行
- 社研成功協辦「亞太區呼援及關懷服務研討會」
- 社研督導應邀出席「壹基金海洋天堂社工服務項目座談會」
- 香港社會福利機構及香港社工督的表彰大會
- 鹽田區社工隊伍建設第五次香港社研專家顧問小組會議
- 培訓及研討
- 內地督導計劃
- 活動回顧
- 社福新動向
- 機構新聞
- 聯絡本會
- 相關網站
早前本中心於2011年10月22日至26日,舉辦5日4夜的「2011年社福界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國情班」。本中心陳聖光副主席的國情班結業禮上的致辭,以及深圳督導彭盛福先生特為國情班撰文均表達了是次國情班實為不虛此行,受益良多。
歡迎大家流覽上海國情班新聞如下所示:http://www.socialservice.org.hk/node/319 —————————————————————————————————————————————— 上海中國蒲東幹部學院 香港社福界國情研習班結業禮班長致詞稿 社會服務發展研究中心 陳聖光副主席
一. 榮譽的身份 香港社福界的同工承蒙中聯辦社工部的推薦,中國浦東幹部學院的悉心安排,我們上了人生最重要的其中一課。我們最終能獲得結業,也獲取了一個榮譽的身份,實 在有賴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見證了老師們的認真教學,學員們的嚴肅參與, 都是難能可貴。
二. 寶貴的課程 中浦院在設計課程方面都是本著學員的需要來精心設計,課程內容多是沖著香港社 福界的朋友而來的,我估計院方大概想到我們這一群香港的學員對祖國,尤其是上 海認識不多,這次的課程真是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可以說是「如獲至寶」。
三. 豐富的參觀 中浦院在整個國情班的安排,不單只邀請了學者專家對幾個重大的題目作出解讀,還有精湛分析,而且還安排了幾個參觀點,中浦院叫這幾次的參觀做現場教學,我覺得,這種教學方法既生動,又活潑,我們不但能從教授們學到豐富的知識,而且更能親臨現場體驗,做出了一種「身在其中」的效果,這幾次的參觀實在是太豐富了。
四.滬港的合作 上海與香港現在都已變成世界大都會了,上海對於早期香港的經濟發展有著關鍵性的參與,然後到了國家改革開放開始的時候,香港成為內地城市尤其是上海通往外地的一扇視窗,這種數十年來的方方面面的合作關係,也確實證明滬港的合作關係是全國最重要合作關係之一,我們期望在社會服務發展這一方面也能跟上海開展一個互惠互利的合作發展關係。
五. 長期的友誼 中國情兄弟心,上海和香港就是在祖國的懷怉裡的一兄一弟,我們雖然在語言方面有所差異,尤其香港人說起普通話來不靈光,但是我們不管是在回歸以前,更在回歸以後都是祖國的兩顆明珠,在兩地的同胞心中,我們都已經建立了如兄弟般牢不可破的友誼, 是一段長期的友誼。
六. 若饑和若愚 美國蘋果公司剛去世的行政總裁約伯斯曾經說過一個人應該永遠是「求知若饑,虛 懷若愚」。這次在中浦院學習的旅程中,,也是我們這一群學員的若饑和若愚的旅程, 現在我們在中浦院結業了,我們雖然學到了很多,但是我們還是會繼續「求知若饑, 虛懷若愚」。
———————————————————————————————————————————— 難忘上海浦東學習之旅
彭盛福 社會服務發展研究中心 深圳/廣州計畫督導 2012年1月31日
我真的感到很慶倖自己沒有因為去年10月自己在內地之督導工作之忙碌而放棄出席此次由社會服務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並得中央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社會工作部支持,假上海舉行之香港社福界中國浦東幹部學院(中浦學院)國情研習班。這次研習班,無論在行程安排方面、課程講座內容方面、實地參觀方面等都使我作為課程參加者之一感到順暢、充實而極富啟發性!
在一個丹桂飄香的星期六(2011年10月22日)中午,我們來到中浦學院這個詩情畫意的地方學習、居停。放眼所見,翠綠草坪、澄明湖水、搖曳垂柳,偶爾傳來雙雙天鵝之泳水叫聲,頓使我們感到心曠神怡、煩囂盡去;一股赤子情、學習心油然而起!
當然環境再是怎樣優美,居所再是怎樣舒適,還得要課程內容之充實與動聽來配合,方顯得課程之完整無缺。關於這點,我是非常感謝中浦學院之美妙安排,連串之專題講座、參觀與交流,使我感到收穫良多,大開眼界!其中之豐盛內容,我謹舉其要者簡述如下:
首天下午是徐永祥教授之“上海社會工作發展的三個階段”之介紹,使我知悉上海社會工作服務發展是經過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階段,從上世紀20年代之開始,當中經過中日戰爭與中共建國初期及其後社會環境的變動而停頓,以至80年代之從新起步、發展,此由徐教授娓娓道來,予人歷歷在目而使人大有置身其境之感覺。
次天是由田改偉教授主講之“從普世價值到中國模式──中國政治發展之路”,當中提及中國在過去百年,其對西方國家的那種“恩愛情仇”心態,是“欲拒”,又是“還迎”的糾纏不清;到底中國的未來發展道路是如何?中國今後會往何處去?凡此問題在我腦際回蕩良久而揮之不去!
有關現場參觀中共“一大”會址,更使我們一眾大部份生於香港、長於香港之學員對中共的歷史及發展,有第一手之切實資料與認識。
至於由香港中文大學倪錫欽教授主講之“新自由主義和新管理主義:香港社會工作的機會和挑戰”專題,更引發我們嚴肅思考,就是:人類雖是擁有本能與動機追求美好境況,因而是有潛力自我完備與改善生活;惟與此同時,政府亦應有其本身責任作出介入與承擔,以保障民眾之福祉,特別是確保弱勢社群的生活溫飽與尊嚴。
有關尤安山教授之“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與滬港合作前景展望”之講座,其所論述及分析中國經濟發展在六大方面之轉變,真的是極其詳盡與精細。當中提及俄國當局對中國過去三十年之經濟發展評價時所說:“中國之能取得空前成就,最大原因是有香港之貢獻”。由一個如此熟知我國國情的第三者所作出如許評論,無容置疑,是最能增添我們香港人對自我地位之自信與肯定!蓋此令我們明白香港與內地之經濟關係非如一般所想像是一面倒獲益,而是相互倚重、相互蒙益!
至於實地參觀上海臨港重裝備產業園,使我首次認識“裝備製造業”此一新名詞,此實乃“工業中之工業”。在參觀過程中,當目睹龐大作業工序之從萬噸巨輪之內燃推進器之製造與裝置,以至嬌美房車之精確流水作業,每隔45秒鐘一部接一部簇新車輛之次第完成及出廠,凡此畫面與景象,的確使我感到目眩與震撼。此益增我對國家工業發展的信心與驕傲。
最後非常精彩之專題講座是由陶飛亞教授主講之“孫中山與辛亥革命”,其深入分析中國在過去百年所飽受西方列強之侵略,由此帶來中華民族之苦難與浩劫,的確使我陷入沉思與憤慨!當緬懷孫中山先生如斯偉人之人格與豐功偉績,其愛國愛民之無窮心志;其力挽狂瀾之百般毅力、千般勇氣;其心昭日月之坦蕩情懷;因其感召而使無數革命志士仁人之前仆後繼的斑斑血淚事蹟,最使我感到一己之卑微與渺少!
此刻,我不期然有一強烈感覺:無論中國過去是怎樣,我們作為華夏文明子孫,中華熱血兒女,我們最感重要者是我們心中有歌;懷中有夢。就讓我們為我們中國既有的成就而高歌;為我們中國的未來發展而織夢!
能有幸經歷一個如此豐盛多姿、意義非凡之國情培訓班,我當然是對主辦者與參與者懷著萬分感念與敬意,此包括:社會服務發展研究中心諸位領導人為此次培訓活動所作出之創意及策劃,特別是培訓班班長陳聖光副主席之全程帶領,對我們一眾學員之悉心與巨細無遺之照顧(借風褸予學員保暖;賞Pizza予學員飽腹;騰空間予學員觀覽等);李永偉義務總幹事之籌謀指導、對要事之盡心參詳;詹滿祥主任之沿途拍攝幀幀動人彩照;盧寶儀主任之一路細意打點;各團員之高度合作與團結表現;當然中聯辦詹斌超先生之居中協調與襄助,更是非常關鍵與重要。凡此,使這次上海浦東學習之旅是顯得近乎完美無瑕,引人回想!
不知是因為對河山美景之嚮往、還是對歷史文物之愛慕、抑或是對國情近貌之關切,此刻我的腦海不期然興起一渴念,就是:繼北京清華、上海浦東之後,社研下一站學習之旅將會是在那兒?! |
|||